美心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论坛

文章内容

巴萨三角传球_巴萨60脚传球

tamoadmin 2024-08-03
1.巴萨再夺三冠王,最该感谢的是谁2.恩里克的巴萨与瓜迪奥拉的巴萨在战略战术上有何区别?3.传球组织次数队内第一,梅西组织能力是否被巨巨低估了4.和巴萨的比赛战

1.巴萨再夺三冠王,最该感谢的是谁

2.恩里克的巴萨与瓜迪奥拉的巴萨在战略战术上有何区别?

3.传球组织次数队内第一,梅西组织能力是否被巨巨低估了

4.和巴萨的比赛战术特点。请详细的分析说明一下!!!

5.如何破解巴萨的控球战术

6.巴萨4-0战胜比利亚雷亚尔的比赛里,法蒂的表现如何?

7.巴萨2:8拜仁这一历史性耻辱,这场比赛几乎被完爆,谁的锅?

巴萨三角传球_巴萨60脚传球

与全攻全守一样,菱形切割的字眼在米歇尔斯的著作中没有出现过。媒体和球迷为传播和讨论方便而创造名词解释米歇尔斯的战术理念。

菱形切割是米歇尔斯全攻全守理念在防守体系构建的终极形态,是米歇尔斯对于防守方利用整体战术性的无球跑动切割进攻方线路以完成空间封闭的战术设想。

当进攻球员支配皮球时有如下三种选择:1、推进;2、180向前传球;3、回传。菱形切割是针对于前两种选择的线路切割体系——防守方四名球员以菱形的位置关系压迫有球点B。A1直接压迫有球点B,A2、A3切割B两侧向前的传球线路,A4游弋于三点身后完成扫荡和封锁。

理论上完美的菱形切割是可以彻底遏制进攻方纵向推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全攻全守的攻守转换。但实际上制约菱形切割效果的因素很多:1、四人菱形切割单元的最佳覆盖面积取决于攻方双方跑动速度的博弈;2、四名球员的单兵防守能力;3、阵型能够多大程度将本方球员分割为菱形切割单元覆盖尽可能大的空间、保证覆盖空间的同时是否能够尽量缩短球员的跑动距离、以及如何平衡球员们的跑动距离。4、进攻理应充满传球和跑动的不可预期性,如何保证由进攻转为防守时球员的位置以最大速度进入菱形切割防守的跑位。能否实现和平衡上述四个条件直接决定球队的防守体系能不能实现菱形切割。

第二点是最后考虑的因素,而米歇尔斯在青训中强调的"三角传递"和战术体系中强调的"区域位置互换"似乎就是为解决第一点和第四点而生——实现三角传递本身意味着跑动速度和传球的平衡、球员之间的距离控制的非常好;区域位置互换则意味着利用机械的区域保证稳定性、用灵活的位置互换增加进攻的不可预期性。从这个角度看,只有能够整体完成三角传递的球队才可能实现菱形切割。至于第二点,而今已经无从考究究竟是为菱形切割选择433,还是基于433体系构思出菱形切割体系。但有一点能够肯定433阵型是最适合发挥菱形切割的体系,能够在保证中路切割线路的同时兼顾对于边路线路的切割,11名球员全部纳入菱形切割单元的同时以后腰的防守轴心将所有小组网络在一起。尽管如此,菱形切割还是有其局限性——菱形切割需要三线保持在合理的距离,距离太大跑动无法完成线路切割,距离太小无法保证层次。

实现菱形切割的球队有四支:1995年范加尔的阿贾克斯,2000年黑天鹅的荷兰,2009年和2011年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四支球队基于两个青训班底:最完美的是1995年的阿贾克斯——最好的单兵防守能力、最快的跑动速度、最完整的空间覆盖、菱形切割同时兼顾链式防守;2000年的荷兰因为冰王子的存在使得体系并不是一个严格的433;2009年的巴萨跑动速度略有不足、左边后卫位置上始终没有满足跑位要求、菱形切割之外无法兼顾链式防守;巴萨2011年比2009更默契,但以442之实行433之事,渐渐深入的Tiki—Taka已经慢慢侵蚀菱形单元。

巴萨的菱形切割

以2009年的巴萨为例:

433:巴尔德斯;阿比达尔、皮克、普约尔、阿尔维斯;小白、酱油布、哈维;亨利、埃托奥、梅西;

左第一层:亨利、小白、酱油布、阿比达尔;

中第一层奥托奥、小白、哈维、酱油布;

右第一层:梅西、哈维、酱油布、阿尔维斯;

左第二层:小白、阿比达尔、酱油布、皮克;

右第二层:哈维,酱油布,阿尔维斯、普约尔;

左第三层:酱油布、阿比达尔、皮克、巴尔德斯;

中第三层:酱油布、皮克、普约尔、巴尔德斯;

右第三层:酱油布、普约尔、阿尔维斯、巴尔德斯。

一、在所有的菱形小组里都需要后腰酱油布出现、在米歇尔斯的防守体系中后腰是整个菱形切割防守的轴心,与整体的默契性甚至比单兵防守能力重要。尽管单兵防守能力相差很大,但是他实际上相当于1995年阿贾克斯的黑天鹅、戴维斯和2000年的戴维斯;酱油布高踞第一的抢断数据实际上源于他是这个线路切割的轴心,他参与最多的切割次数。

二、巴萨的第二层防守集中在中路,中场边路是菱形切割最薄弱的位置。但是考虑到中场边路的角度和位置,防守体系可以利用边后卫和后腰将边路球员挤压在边线——菱形切割不是防守的全部,基础的区域防守甚至引入链式防守可以进一步加强体系。但瓜迪奥拉四年中宁愿选择被突破之后利用普约尔的单兵防守也不愿意引入后场的链式防守或多或少能够反映教练们的思路——有时候专注的体系比起兼容的体系虽然欠缺但实际上对于球员来说更容易实现。

三、酱油布和巴尔德斯的横向移动开销非常大,还是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到位情况的。第三层切割小组其实更多在本方半场时结合盯人使用,在中前场高位压迫时是无法实现高质量游弋扫荡的。

2009年巴萨始终无法最大限度发挥菱形切割的威力在于阿比达尔和希尔维尼奥始终无法融入菱形切割;2010年巴萨引进伊布则导致巴萨的右路和中路的第一层切割几乎失去效果。2012年瓜迪奥拉选择变阵343则意味着基本舍弃全局菱形切割防守而选择控球防守结合中路线路切割的防守理念——变阵343的副作用在于对于边路线路的切割几乎没有,而单纯以边路的"包夹"和"盯人";更重要的是尽管343可以与433转换,但是已经不存在明确的防守轴心贯穿始终,哈维和酱油布分别在特定阶段作为线路切割的核心,但是这种分担和转换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

相较于理想状态下菱形切割完美的线路切割能力和空间封闭能力,现实中菱形切割更更接近无球状态下对于线路的压迫和对于攻方传球节奏的遏制。对于能够实现菱形切割的球队来说,制约菱形切割效果的最大因素是球员的跑动速度、其次是单兵防守能力。如果比较范加尔的阿贾克斯和瓜迪奥拉的巴塞罗那不难发现:两支球队回收到本方半场进行防守时菱形切割的效果相差无几,尽管跑动速度略有差距但在相对密集的空间内差距并不明显——后腰横向移动的速度和单兵防守的能力差距经由缩小空间而相差无几,并无严整的第三层切割体系结合本方三十米区域防守能够互相强化弥补。

但在对方半场进行高位菱形切割时,巴萨和阿贾克斯球员的跑动速度和身体条件则注定不同的战术选择——戴维斯的跑动速度和单兵能力能够很大程度弥补菱形切割在中场边路的漏洞,阿贾克斯能够在边路对有球点进行有效的包夹和延阻以保证整体退守的层次感和三线距离以尽量保证由攻转守过程中不被绝对的速度和力量冲散;酱油布在横向覆盖方面的短板和单兵防守能力的不足经由巴萨的控球体系和普约尔的游弋完成弥补,但是在面对切尔西式的绝对力量或者曼联的绝对速度时还是有可能在攻守转换过程中被彻底压扁或者打穿——巴萨09年和11年的菱形切割乃至10年和12年的中路线路切割建立在对于空间的控制能力和普约尔的单兵防守之上,一旦二者有下滑会导致巴萨在攻防转换过程中速度不足的缺点被暴露。

当世界因为巴萨的成功对克鲁伊夫歌功颂德时,一个更伟大的人物以他更完备的战术体系真实的影响世界。无论菱形切割在未来是否会重现,米歇尔斯都经由四支球队向世界传播一个理念:防守无球不仅仅是保守的龟缩,也可以是积极的主动压迫。战术不仅仅是为获胜的功利体系,而是无法跨越的先天条件和现实之间的博弈。

巴萨再夺三冠王,最该感谢的是谁

顶你,一个纯粹的球迷,因为你懂得思考,而不是像现在时下很多的跟风球迷一样到处谩骂叫嚣,图一时之快到处为他口中所谓的铁杆球队树敌,可悲可耻,可笑可恨!

即使以后你不是巴萨球迷了,我相信你一样可以在足球世界里找到快乐,因为你是真心热爱足球这项运动,比那些成天比划他人指点江山的伪球迷来的有内涵的多!

审美疲劳嘛?我也时常在观看巴萨比赛时有此感,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如下的表现所让人产生的感觉吧:

场面1:梅西边路带球突然内切,比利亚斜刺里插入,梅西心领神会,脚腕一抖,送出一个身后球,比利亚顺势领球后漂亮破门得分!

场面2:巴萨左路突破受阻,球给到哈维脚下,小白和梅西适时回撤到位形成三角站位,开始无敌催眠模式短传!

场面3:巴萨断球后,球交到中场指挥官哈维脚下,哈维分球给到向上插上的小白,队手上前封堵,小白一个标准的360度原地护球转身后发现远端阿尔维斯高速插上,一个搓球分到远端底线阿尔维斯走廊处!

场面4:梅西突破被逼近底线,突然一个脚腕扣球摆脱,补防队员上来封堵,一个反三角传肋部,人群中佩德罗拍马赶到,推射远角得分!

为什么会如此,我怎么又会记住,因为这些个画面看巴萨的比赛,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多了,教课书般的传切 无球跑动配合,在我看来,巴萨已经全然成为了一架高速运转的进攻机器,每一个球员就是其中的零配件,发挥着自己的功效,其中最核心的发动机组件叫做梅西,身兼得分+串联+策应的三重作用,这种比赛已经失去了足球所包含的对抗的成分,也许竞争也只是停留在节奏争抢方面,因为巴萨的控制力太强了,每一个攻防回合都是布局,但大多数时候这个局又时常就是训练中那最稀疏平常的套路,这被我定义为“制式足球”--------提线木偶球队,所有球员只依循于诸如指导手册一样的战术套路打比赛,缺乏变化和突如其来的那一瞥灵光乍现,失去了自我,成就了高高在上的所谓“巴萨体系”,巴萨的足球在时间的推移中走入了暮年,变得死气沉沉,毫无变通,睿智的巴萨用控制力主导了比赛,但再无继续向前的后劲,成为了“一滩死水”,等待着后来人的超越,没有革新没有改造,每个赛季踢着风格累加的控制高位压迫的巴萨式足球戏虐对手,满足电视机前数以亿计的球迷,此等懈怠王朝更替被颠覆的未来不远矣!

作为巴萨球迷,我是从里杰卡尔德上任时开始关注巴萨的,那时的比赛确实是魔幻般的巨作,三叉戟各自发挥所长,小罗的创造力,埃托奥的冲击力,梅西的牵制力,三人都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比赛,但好景不长,随后巴西帮的私生活糜烂训练态度散漫,让俱乐部动了清洗更衣室毒瘤的想法,随后瓜帅上任,继续进一步肃清残余,驱逐埃托奥,瓜迪奥拉部署嫡系部队完毕后就开始尝试烙印自己的战术痕迹,他的战术构想中曾经致力于插入一个类似于当年克鲁伊维特一样的策应型中锋,伊布的转会就是这样的初衷目的,尝试后失败了,不得已,为了保有战绩,只能回归老路,弄出个不伦不类的虚拟中锋的梅西作为轴来推动进攻,这样的推进因为缺乏身体,所以只能寻求在空间上做文章,缺乏速度,显得繁琐层次型较强,不停的倒脚其实也是为了部署开始跑位形成一个接应和包围反抢圈,巴萨的传球也好,无球跑动也好,并不像英超和德甲中大多数球队而言是围绕球门为最终目的,而是围绕下一个接应球员而部署调度传切的,这样的足球需要控制,需要出类拔萃的足球智慧和苛刻到极致的位置空间感,为了加强控制能力和强化自身风格,所以今年蒂亚戈.阿尔特坎拉和法布雷加斯的提拔和回归才成为了刻不容缓,巴萨在没有找到一种新的办法来完成战术革新,突破只能慢速层次繁琐推进的战术瓶颈之前,会一直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的控制 控制 再控制,倒脚 倒脚 再倒脚,因为没有那个 " ACE Killer ”,不能玩直捣黄龙,只能在足球的不停的滚动中思考如何一步步撕开对手防守空间,完成致命一击,这就是现在的巴萨,一个没有所谓中锋的巴萨时代!

最近看到我一位喜欢意甲尤文的兄弟在论坛聊起过巴萨的前世今生,感觉有些道理,不妨拿来品鉴一样:

范加尔时期的巴萨433,荷兰帮加菲戈、里瓦尔多,大开大合荡气回肠;那个时期的巴萨足球,犹如巴塞罗那大教堂,古典恢弘;那个时候身披10号球衣的里瓦尔多又好比教堂内领唱的唱诗班吟游诗人,瓦刀般的脸庞,诡异的远射,还有那绝世的金钩一挂!

里杰卡尔德时期的巴萨433,才华横溢,替补席上梅西渐露锋芒,多斯桑托斯,博扬才华初现,主力三叉戟威震欧罗巴;这时候的巴萨足球犹如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汇聚了太多的灵感与艺术之美;那时候的10号主人罗纳尔迪尔奥的十八般武艺更是惊为天人,几近封神!

瓜迪奥拉时期的巴萨433,朴实却充满杀机,西班牙班底加上当今世界第一人的主力阵容踢着最纯粹的团队足球,但是却将团队足球与个人表现完美的柔和到了一起,并发挥到了极致;这时候巴萨的足球就是那高迪公园,现代城市角落中那一丝舒怡,忴入心脾;这时候的10号虽然已贵为世界足球先生并且已打破了罗纳尔多单赛季西甲进球记录,但这个习惯踩着小碎步突破的马拉多纳接班人年方23,当世人只能通过瞻仰几个世纪前伟大艺术家高迪留下的未完成的神作来缅怀这位城市瑰宝之时,这个叫梅西的小个子正在不断的开创属于自己的神迹!

如果以人的一生来对比的话,

范加尔时代的巴萨是少年,场面大开大合,但缺乏控制力;

黑天鹅时代的巴萨是青年,澎湃天马行空,但一切看情绪;

瓜帅的巴萨是成年,一丝不苟严丝合缝,但常令人遗憾冲劲不足。

个人最爱黑天鹅时代,但最敬畏的则是当今这只巴萨。

至于lZ所提及的足球文化,本人无意揣测深究,说实在的,中国当今完全可以说是一片文化荒漠,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导下,国人除了整天和铜臭味打交道之外,再无其它价值认同,一切向钱看,文化?笑话吧,急功近利,浮躁充斥着社会,毫无感悟 思考 沉淀的人生,这样的民族何谈文化!

恩里克的巴萨与瓜迪奥拉的巴萨在战略战术上有何区别?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在今年再次完成了三冠王的伟业,创造了历史。在巴萨一队强大实力的背后,拉玛西亚足球学校作为巴萨的青训营为其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世界闻名的拉玛西亚青训营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刚刚过去的2014——2015赛季中,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在卡尔德隆战胜卫冕冠军马德里竞技,提前一轮赢得西甲冠军、在国王杯决赛中战胜毕尔巴鄂竞技,而在柏林战胜尤文图斯,从而继2008——2009赛季后再次成就单赛季获得冠军、西甲冠军与国王杯冠军的三冠王伟业。巴萨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支两次赢得三冠王的球队,造就了属于自己的梦四王朝,两夺三冠王的壮举也定将被永载史册。

提起巴萨的成功我们不得不赞叹它出色的青训营——被称为“石场”的拉玛西亚足球学校,许多巴萨乃至世界其他顶级足球俱乐部的主力们正是自这里出道。在帮助巴萨两夺三冠王的七名功臣中,伊涅斯塔12岁进入拉玛西亚、哈维11岁、梅西13岁、皮克10岁、布斯克茨与佩德罗17岁,仅有阿尔维斯一人不是出自这个足球界的“西点军校”。可以说,如果没有拉玛西亚足球学校,就没有今天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以及其身后的庞大足球产业链。

拉玛西亚的历史

对于巴塞罗那而言,劳利亚诺·鲁伊斯是祖父,播下了;克鲁伊夫是父亲,浇水施肥促其成长;瓜迪奥拉与恩里克则以继承人的身份收获着累累硕果。

拉玛西亚,加泰罗尼亚语里的意思是“农场”,巴萨在1954年将其用作翻修诺坎普球场时的建材工厂并于1966年9月26日将拉玛西亚作为俱乐部的总部。19年10月20日,在总部搬到冰球馆附近的现代建筑后,拉玛西亚被改造为俱乐部梯队年轻球员的宿舍。其中包括一间餐厅、六间卧室、一个图书馆和一个电脑室;另外又有一套包括管理层、教师、医生、心理学家乃至厨师的完整管理体系。对俱乐部来说,拉玛西亚是承担着俱乐部未来希望的青训营,同时也承担着教育青少年的任务。而这一切的完成离不开拉玛西亚的足球教父们。

劳利亚诺·鲁伊斯在12年夏天接任巴萨青年队主教练后,带队连续五年获得加泰罗尼亚(青年)联赛和西班牙(青年)联赛的双冠王。而在14年,鲁伊斯被任命为整个青训学院的主要协调人。他与俱乐部高层对青年队的球员们进行了规定,强制所有球员(将训练之外的时间)在两个选项间做出选择:工作或学习。他明白在这些孩子还年轻时让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成长是很重要的,甚至(比磨练球技)更重要。

在青训球员选拔与专业训练的方式上,鲁伊斯无疑为之后的拉玛西亚青训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70年代教练们都相信应该先增强球员的体质,等他们长到17岁左右时再教他们踢球。鲁伊斯将这一切反转过来,他的观点是教小孩如何处理球才是更重要的。在俱乐部总办事处的墙上曾经有一条鲁伊斯撒下的标语:“如果你是来推荐一米八以下的青年队球员,走好不送”。在16年接过一线队主教练的教鞭之后,鲁伊斯更是将青年队与一线队衔接得更加紧密,从而可以为一线队提供源源不断的足球人才。18年,劳利亚诺·鲁伊斯离开了巴塞罗那俱乐部。在加泰罗尼亚首府的六年时间里,他完成了对青年学院的改革,使俱乐部倾向选择身材矮小但是技术出色的球员,播下了如今巴萨足球风格的。他是第一个坚信使用技术流小个子球员的3-4-3阵型的人,也深知踢出漂亮足球的重大意义。

如果说鲁伊斯为拉玛西亚指出了方向,那么托特就将其变成了现实,有媒体评价,“没有托特,就不会有拉玛西亚的诞生。”托特最初担任青训教练,并在19年协助努涅斯创建拉玛西亚青训基地并担任青训总监,在40年的工作生涯中,托特为巴塞罗那挖掘无数天才球员,瓜迪奥拉承认,“巴萨的今天离不开托特的无私贡献。”

直到1988年,约翰·克鲁伊夫成为了一线队教练,所有球队终于开始以同样的方式踢球,使用一致的模式与哲学。荷兰人接任主教练后首先召见所有青年队主教练,要求很简单:各级球队都必须使用433阵形,并建立“控球、传递以及用技术瓦解对手”的信念。执教巴萨期间,队员训练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传接球训练,在克鲁伊夫看来,足球就是球场上无数个三角传递组成的。如果你能传好球、接好球,而不失误,你就符合克鲁伊夫的基本要求,同时这也是巴萨对球员最基本的技能素质要求。拉玛西亚的教练卡佩拉斯对此描述道:“无论你处于球场的哪个位置,都至少要有两个传球点,这是最基本的。

拉玛西亚的今天

目前巴萨青训系统共有12支梯队,从U8队到U19队,共有超过240名学员。寻找这200多名小球员是巴萨青训的基础。根据巴萨青训负责人之一的卡佩利亚斯讲道:“巴萨设有专门的球探部门,在全西班牙有20名球探负责寻找天才。但巴塞罗那的原则是,首先寻找巴塞罗那地区的天才,其次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如果还有一些位置没有好的球员,我们再到西班牙境内寻找,最后才是外国球员。” 拉马西亚驻地主管福尔格拉表示,目前住在拉马西亚的主要是加泰罗尼亚地区但非巴塞罗那省的孩子,其次是巴伦西亚、阿斯图里亚斯、穆尔西亚和安达卢西亚的孩子。尽管巴萨青训营中的外援已经比梅西时代多了不少,但就整体而言所占比例仍旧很小。对于外国的小球员来说,从小就要离乡别井,对他们来说很困难,最后还有一个高成本的问题,俱乐部为了让外国球员的家人陪伴这些孩子,要为他们的父母提供工作。

巴萨各个梯队每天的训练时间其实只有一个半小时,即一场比赛的时间,孩子参加俱乐部作业辅导的时间甚至都要超过训练时间半个小时。卡佩利亚斯解释说:“俱乐部所有梯队的球员每天最多只训练一个半小时,我们从来不会训练超过一个半小时。U8和U9年龄段球员一周训练3次,外加周六的一场比赛。U12以上的梯队每周训练4次,U16以上的球队每周训练5次,与巴萨二队一样,都是每周末有一场比赛。小球员都有暑,U16以上一般是30天,年龄越小期越长,可以长到45天或50天。”另外,15岁以下的球员所有训练都是有球训练,主要是训练技术,也有一些位置上的训练。15岁以上才开始训练体能和身体素质。”

巴萨青训有两种运作方式。一种是那些住在巴塞罗那或者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孩子,他们像所有孩子一样上学和家人住在一起,俱乐部会租车从学校接他们来训练,晚上再送他们回去。天天如此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巴萨认为这样做很值得,因为巴萨很看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另一种方式是,不住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孩子,最小的12岁,他们住在拉马西亚,俱乐部负责一切的生活开销以及学费,包括请老师到拉马西亚上课等等。

在青年队与一线队的衔接上,巴萨也做得十分出色。卡佩利亚斯详细解释了巴萨对青训球员的使用政策,“巴萨的目标是一队至少有50%的球员来自青训营。这并不是一个口头原则,而是明文规定的章程,50%的一队球员来自于巴萨青训营,另外35%的球员由西班牙国内最好的球员或者欧洲最好的球员构成,最后15%的球员必须是世界级球员。目前的情况是,这15%的球员里面有梅西、哈维、伊涅斯塔等从青训营培养出来的球员。当然,即便俱乐部明文规定一线队50%的球员要来自青训,如何消化每年20名左右的“毕业生”就成了“幸福的烦恼”。尽管拉玛西亚的成材率已经不低,但仍然可以体现球员培养的高淘汰率,这也是鲁伊斯之后拉玛西亚看重青年球员文化教育的真正原因。

这些,无疑都是拉玛西亚的教父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传球组织次数队内第一,梅西组织能力是否被巨巨低估了

作为巴萨球员时代的两位精英,瓜迪奥拉与恩里克在巴萨的执教开端都堪称完美,两人性格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场上战略战术的不同:

1、瓜迪奥拉麾下的巴萨,追求对球的完美控制,组织进攻也是从中后场层层推进,队球员之间的距离要求很高,看当年巴萨的比赛可以看到很多等边三角形。

恩里克麾下的巴萨在进攻组织上相比瓜帅的细腻就有一些粗糙了。传接球的时候球员之间距离比瓜帅时候要大,进攻组织中同样是短传渗透为主,但是进攻中不会像瓜帅那样严格要求球员的传接球位置,因此更多要求球员自己审视场上形势选择站位。

2、瓜迪奥拉的巴萨,核心实际上是中场,利用短传、踢墙配合、直塞、过顶挑传等一脚出球使对方防守上出现漏洞。这样的战术设计辅以哈维、伊涅斯塔、布斯克茨在中场的技术优势,可以把球牢牢掌控在自己脚下,把战火始终烧在对方危险区域。这套控球打法的核心精髓是哈维对场上局势的理解、对进攻节奏的把控。

恩里克从实用角度出发,最大化MSN威力,战术上同样强调利用球的转移使对手的防线出现漏洞,但更重要的是制造空间,给MSN制造利用个人表现、互相间的默契强行撕开防守创造进球的机会。

总之,瓜迪奥拉与恩里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巴萨的战略战术,并且都大获成功,谁的战略战术更有价值,当然是瓜迪奥拉,创造了新型打法,引领了欧洲足坛技战术创新潮流。

和巴萨的比赛战术特点。请详细的分析说明一下!!!

2017年1月,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协会(IFFHS)宣布,梅西当选2016年度世界最佳组织中场,实现卫冕。

球迷们也许会奇怪,梅西分明是前锋射手,为何会当选最佳组织中场呢?那便不得不提他的生涯转型。

生涯转型转变为中前场“组织”、“进攻”双料核心

梅西职业生涯至今,经历过两次关键转型:一次是瓜迪奥拉执教伊始,将之从右侧内锋改造为中路“伪九号”;

第二次便是2014年起,他逐渐增多后撤组织,从前场自由人发展为中前场组织、进攻双料核心。

这般转型,助梅西随队获得2014-2015赛季三冠王,也让他连续获得了2015、2016年的IFFHS年度最佳组织中场,受到资深评委的广泛认可。

2014-2015赛季,梅西随队获得三冠王,他也获得了2015年度金球奖。

2014年巴西世界杯以来,梅西的身体机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但依然保有出色的竞技状态和赛场决定性,与“梦三”巅峰时期差距不大。而在后撤拿球组织,他通过自身盘带突破分球,来引领主导进攻方面的能力意识明显精进。

梅西的位置和角色,已经无法简单定义,他不仅是前场自由人,自身的中场属性也在转型过程中不断加强。

俱乐部层面,梅西这种战术角色和比赛风格的转型,有以下两大促因:

(1)身体机能下滑,适当转变有助生涯延续。

1987年出生的梅西,即将步入而立之年。最近两三个赛季,他的身体机能下滑轨迹是清晰可见的,主要体现在爆发力、速度、耐力等方面,时常显露疲惫感和体能问题。

身体机能下滑,是球员转型的内在需求和直接驱动。转型阶段,梅西更合理地进行无球跑位和有球处理选择,适当减少高负荷的盘带突破尝试。他逐渐让出把持多年的欧洲赛季过人王宝座,数据层面,场均尝试突破和成功突破次数都有明显下降,在巴萨队内,内马尔的出色发挥有效分化了他繁重的突破穿刺破平衡的职责。

2016-2017赛季五大联赛突破榜,引自whoscored

如此转变是必由之路,他更着眼于赛季跨度的体能延续,既有利于自身和球队的后程表现和稳定性,也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高峰延续(减少伤病)。

(2)战术环境使然,角色转型有助推动体系。

王朝崩解,多为内因所致。巴萨梦三王朝的告结,主要原因在于核心球员转老所致的统治力下降,以及瓜迪奥拉的去职。

其中,核心球员尤以哈维和伊涅斯塔的下滑影响最突出,直接导致球队难以持续高效地支撑战术体系合理运转。“哈白布”中场三角控制力锐减,整体跑动和中前场压迫反抢能力退化,高压稳控所能带来的拱卫后场效应消减,继而进一步加剧中后场防守失稳问题。

巴萨的中场三角堪称王朝基石

梅西在锋线获得的进攻支持下降,在遭受多人联防时,很难再现过去队友对他的有效分担支援(需要多名队友具有很强的无球跑动和有球处理能力牵扯防线、创造空间),在打不开局面或攻势不畅时,更多需要他来后撤拿球组织。

这段阵痛期是梦三巅峰之后,巴萨和梅西的低谷转型期。其后,比拉诺瓦和马蒂诺先后接手球队,然而都未能改善解决根植于中场的体系问题。

而之后路易斯-恩里克的成功,恰是就此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那便是通过引进苏亚雷斯,成功组建MSN组合,依靠锋线三人组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团队意识,回补中场,建立起中前场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传跑配合优势,继而捏合成型新一代的巴萨体系,成就新辉煌。

锋线三人组中,梅西拥有最好的传球能力、分球视野和比赛阅读能力,对于中场的回补支撑贡献便更为突出。可以说,梅西的能力意识是转型基础,身体机能下滑而寻求改变是自身需求,战术环境变化则是核心的外部促因,这些共同造就了如今更成熟的梅西。

年度回顾梅西是如何参与中场组织的?

下面我们通过回顾梅西在2016年的精彩瞬间,来分析他是如何参与中场组织和制造威胁的。

(1)移居右路,内收靠拢中场,形成局部人数优势

2014-2015赛季,在引进苏亚雷斯后,恩里克就前场站位和分工进行过多次调试,最后将苏亚雷斯树为中锋,内马尔居左,而梅西回归年轻时擅长的右路地带。

巴萨主力阵容(左),及梅西回撤拿球时的常规瞬时变化

当梅西回撤到中场线附近拿球时,整体阵型大幅展开,同时两名边卫靠拢中场,如此巴萨中圈附近可以形成瞬时的局部人数优势。

梅西的处理球选择,将会引导队友走位,当他持球向左横走时,拉基蒂奇便可斜向或纵向前插,罗贝托也可瞬时沿边线纵向跑位(身后有保护时),他们的跑位动态也会吸引牵扯防线,继而实现彼此的动态补益。

梅西随后的出球点众多,可交由伊涅斯塔或布斯克茨完成向左半扇区的快速过度,也可直接长传分球给远端内马尔和插上的阿尔巴。同时他还具备纵向推进后内切、沿右路变线突破等多种进攻线路选择,殊难防范。

(2)更多回撤拿球,承担右半扇区的主要组织任务

巴萨中场三角的战术作用非常关键,右侧中前卫主力为拉基蒂奇,他是2014-2015赛季巴萨三冠王的重要拼图,只是在个人技术特点方面,受限于自身盘带控球能力,而难以达到伊涅斯塔的组织水平,更无法提供哈维式的强大覆盖率和组织疏导节奏把控。

居右而时常内收活动的梅西,便与拉基蒂奇形成了极佳的互补效应,由梅西来后撤拿球和突破分球,承担右半扇区主要的组织任务,而拉基蒂奇则可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传跑配合能力和前插意识。如此,也便形成了——左半扇区伊涅斯塔主导、右半扇区梅西主导的全局分布和多核体系,从而分化消减了伊涅斯塔的组织压力,也让对手难以全然限制这两位进攻发动机。

只是伊涅斯塔体能状态原因,以及很难保证高出勤率,如果他不在,出任中前卫的,无论是拉基蒂奇,还是安德烈-戈麦斯、丹尼斯-苏亚雷斯、图兰或拉菲尼亚,都无法全然顶替他的战术作用,这便更加需要梅西来回补中场。

(3)摧城拔寨之余,更多扮演进攻策划的发起者

尽管诸多回撤内收,跑位覆盖多于“伪九号”时期,但梅西在进攻端的效率输出并未下降,全年俱乐部和国家队出场合计62场,攻入59球,奉献33次助攻,效率高绝。

梅西年度数据统计,数据参考自transfermarkt

梅西在梦三时期的助攻效率也很高,但转型后较之过往,他开始更多扮演进攻策划的发起者。

回归右路后,梅西的活动空间更大,当其回撤拿球结合长途奔袭和连续过人能力时,他策划进攻的威胁得到完全释放,于反击战价值极大。

类似的阵地战,他的深度回撤时常让对手的防守部署陷入两难选择:不上前压迫会给予太多处理球空间,压上去则可能留下身后空当。

(4)大范围转移和斜吊身后,“梅内连线”,威力无限

梅西自身的有球技术和连续突破能力威胁极大,因此当他后撤拿球主导进攻时,对手都非常注重对他的针对限制,甚至取多人紧逼围抢的防守策略。局部吸引多点防守后,必然导致外延暴露空当地带,巴萨的传控和无球跑位体系便可就此寻得可乘之机。

这般梅西主导的连线策略,已经成为巴萨配合纯熟、极具威胁的进攻套路,左路的内马尔和阿尔巴都受惠良多。

(5)基于控带技术优势的威胁球输送能力

伊涅斯塔已然32岁,在运动能力下滑后,他的持球突破威胁明显下降,但在处理球的节奏感和比赛阅读能力方面更加成熟,他于中场的组织梳理和节奏把控,堪称巴萨整体表现的晴雨表。

作为中场指挥官,他需要更注重传控稳定性和失误率控制,在巴萨的组织进攻中,他是布局者,进行大量的向前输送和横向过渡转移,创造很多让局势豁然开朗的倒数第二传,再由接球者完成最后一传。

此前三个赛季,梅西与其他球星的场均突破和突破成功率对比(数据整理自whoscored)

而梅西与之相比,速率节奏更快,持球纵向挺进和连续突破的威胁更大,对于空当和小空间的洞察力更敏锐,且依然保有自身敢于冒险的特质。这些,使得梅西的传球稳定性和节奏把控能力不如伊涅斯塔,但在制造威胁和直接助攻方面的贡献,却更加出色。2016年,他奉献了33次助攻,是全球年度助攻王。

未来猜想梅西能否转变成中场大师?

事实上,梅西在阿根廷国家队的战术角色,很早便介乎中场与前锋。在锋线拥有伊瓜因、阿奎罗等人的豪华配置基础下,他很多时候更偏向中场,例如2014年世界杯上,他便以中前场组织者的角色,奉献了相当高水准的表现,力助球队闯入决赛。

梅西未来能否向哈维、小白看齐,成为中场大师呢?

以时日,生涯暮年的梅西或许会彻底转型为中场组织者,甚至是中场大师,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他的层次境界。

但就目前而言,他的风格和角色依然更倾向锋线球员。他有极佳的个人节奏,但很难通过组织绵密的传递配合来稳控局势,完成哈维、皮尔洛等中场大师式的进攻布局,引导球员纳入一个整体性的同步节奏。这一点也可由他在国家队的角色贡献和瓶颈现状看出端倪。

毕竟中场和前锋,在传球稳定性和节奏把控方面的要求不一样,彻底转型需要克制甚至扭转很多个人处理球习惯。

结语

从生涯高度来说,如果梅西转型得更加成熟稳定些,世人对其赞誉和认可会更加提升。因为兼具得分手、突破手和中前场组织核心特质的球星,往往比同层次但风格特点相对较固定的锋线射手更受认可,一如克鲁伊夫与盖德-穆勒。

梅西需要追赶的,是贝利和马拉多纳这两位足坛的丰碑巨擘,也许多年后看来,他的这番转型会有更深远的意义。

2016,对于梅西是艰难沉重的一年,却是C罗赢得世人尊重的一年。然而,正如梅西金球四连霸之际,有多少人可以预见C罗逆势而起再揽魁首呢?这对还在不断地书写属于他们的瑜亮之争,而在多年位处巅峰,却依然自励进取、寻求转型提升的人格品质,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如何破解巴萨的控球战术

一·关于三后腰战术的效用与弊端

太早之前的历史不用翻看,单看这个赛季,也就是穆里尼奥到来的这个赛季。首回合的较量,零比五负于巴萨,那场比赛让穆里尼奥总结出了在第二回合中起到不错效果的三后腰战术,通过佩佩等人的凶狠逼抢,很好的抑制了巴萨的中场,于是哈维伊涅斯塔梅西等人就很难施展,这的确是一种阻止巴萨渗透进攻的方法,这种战术的主要思路是通过中场三后腰的拦截,化解巴萨的进攻进而找寻反击的机会,一举建功。

但这其中有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种战术的风险太大,保障性不高。

三后腰要确保对巴萨中路的遏制,这本身对三个后腰的要求就十分之高,所以,我们看佩佩等三后腰往往是通过凶狠的肌肉碰撞来完成这种阻击,于是在这种激烈的对抗中,守方就容易犯规,于是就很有可能造成红牌下场十打十一的后果。而这种概率之大,从前三场比赛中都得到了验证。

尤其刚刚结束的这场比赛尤为明显,更是成为整场比赛的转折。上半场在巴萨控球绝对占优的情况下,通过三后腰的作用,哈维梅西相对沉寂,巴萨并无十分具有威胁的进攻。而一到佩佩被罚下场,三后腰溃散,哈维梅西立马生龙活虎了。由此可见三后腰的防御体系对巴萨进攻的遏制力与对防守纵深的重要意义。

二·整体战术简析

明显在对阵巴萨时的整体战术是防守反击。而这种防守反击的打法,首先在防守这一方面,就因为交出了控球权而导致球员疲于奔命,上半场C罗被普约尔皮克等人的三角传递,气的都跳脚了,令人印象深刻。造成后期的体力不济,是在以极大的代价换取短暂的消除对手进攻的方式。

而在反击一块,因为无法取得球权,所以反击的次数寥寥可数,而即便是在这寥寥可数的几次反击中,又往往因为单一的进攻方式而无法构成实质的威胁。现在对巴萨的反击就是后场中场拿球后便直接吊往前场,这种方式的威胁是最小的,只要对手后卫队员站位合理,一方面容易致使进攻队员越位,一方面也难以让进攻队员顺利的拿球控球。巴萨防守球员很容易便可化解进攻球员拿球。这个我们从下半场换上阿德巴约便可理解,阿德巴约除了身高有优势之外,其他诸如控球运球等方面都无法构成优势,而即便是身高的优势,也在巴萨后防球员的挤压盯防下被化解。空中的球是最难拿捏的,何况现在的高球往往都无法打进禁区,所以这样的进攻方式实在是无力。

但我想穆里尼奥是很清楚这一点的,关键是在地面的传切配合无法有效组织,厄齐尔中场很难拿到球,更难发动有组织的进攻,于是我们看到C罗郁闷了,在前场游走,几乎拿不到球,经常需要回到己方半场抢断拿球,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人说曼联才更适合C罗,为什么梅西似乎总比C罗出彩的原因。其实论个人实力的话,C罗比梅西更有创造力。

于是整个的战术打法便成了防守的提心吊胆,进攻零零散散。无法对巴萨构成实质性威胁。

三·巴萨战术打法简析

如可以对比的话,如今的巴萨真的类似于克鲁伊夫当年的荷兰,全攻全守。

攻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巴萨整条后防线都压过了中场,而守的时候,皮克普约尔等人又总能出现在最关键的位置。

巴萨的进攻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小范围的短传撞墙,默契而精准。还有大范围的边路转移以及突然袭击的禁区前沿反插吊球。

巴萨的犀利我认为主要是进攻,进攻的方式比丰富,并且有效。巴萨的防守并不是牢不可破,只是的进攻疲软才显得突破巴萨的防守也困难重重。

四·巴萨

由上述所说可见,其实单从每个位置上拉出两队的球员来比拼,真是没有什么很明显的高低之分的。但如今的巴萨公认的比的水平高,主要是整体水平高出。十一大于十一,何况是十一对十呢。

五·关于穆里尼奥

我很欣赏他!不论带队的业绩,只是个人的作风。

这个赛季他带着惯有的荣誉,来到这只长时间没有获得足够荣誉的辉煌俱乐部。的确,他的到来让耳目一新。他也的确给换上了不一样的带有他个人风格印记的东西。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那场五比零之后,穆里尼奥用了三后腰战术,的确起到了阻遏巴萨进攻的效用,但是在冒巨大风险的情况下,我想这点他是清楚的,要不然他不会总想着十打十一这样一种心理暗示的可能性。

但我认为,三后腰战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的确,在无法在攻击上战胜对方的前提下,除了强力的防守,很难想到还有什么可行的方法。

穆里尼奥的确是个优秀的教练,因为他看到了遏制巴萨的一种方法,只是这种方法的保障程度不够高。仅此而已。

六·巴萨比赛结果的胜利倾向度

根据我们的经验,久攻之下,必有所获,久守之下,必有所失。

看着三场德比,不得不说,一比一和一比零的那两场的确充满了侥幸。

巴萨的进球在于时间与机会,而的进球则大部分却靠的是运气。

所以按照概率来说,巴萨的胜率是要高于的。

七·关于如今所需预防与欠缺的

第一代战舰谢幕之后,近几个赛季都被巴萨压制着。这对整个球队都是一种极大的心理压力,国王杯的胜利也许缓解舒缓了这种压力,但肯定没有解除这种心理阴霾。从今天的比赛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球员开场一段时间紧张的感觉显而易见。这一方面是比赛本身重要性的原因,一方面恐怕和这种数年来积累的挫败感不无关系。今日一败,最怕这种阴霾继续蔓延,实质性的造成一种巴萨恐惧症就麻烦了。实力上的差距可以弥补,但心理上的无力则很可能致命。

预防这种心理的破坏,是全队现在继续调整的。不过我相信,穆里尼奥的作风与性格特点在这方面可以给球队带来积极的影响。

如今所急需的应该还是在面对巴萨时要有更多的控球权,尤其是在中场的控球,并且能够组织起有效的进攻。厄齐尔在这方面是没问题的,但关键是首先他必须有球。不能再出现,中场球员断球后只能长传吊进禁区,而找不到地面传球点,组织不起来传切配合的情况了。

的球员都是好“钢”关键是没有打造出一把削铁如泥的好刀。

八·关于巴萨后场倒角的问题

我们诟病巴萨的控球率全是后场倒角刷的,的确,他们是这样做了,但那也只能说是他们的踢球方式,我们实在无可厚非。

如果换皮克的风格来说的话,嘿,你们不是喜欢防守么,哥们就在后场倒角耗死你······

九·最后的展望与寄语

作为的球迷,对于今晚的失利,实在是很伤不起的。那么现在的情况说明,下一回合三后腰的体系恐怕已经难以构建了,并且已经到了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境地了,穆帅是否会有新的变化呢。如果有的话,重心估计应该转移到进攻。伊瓜因,卡卡,本泽马等人都磨刀霍霍呢····下一回合,我希望穆帅的方针是,宁肯再输个五比零,也要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绞杀战!

作为的球迷,我想事情已经到这个份上了,我已经不想再去考虑概率学关于客场翻盘的几率有多大了!我只想说,下一回合,将是一场华丽的进攻盛宴,当年风华绝代的战舰将再现她的风姿!今天伯纳乌沦陷了,明天即便我们仍然会在若坎普倒下,也要在倒下之前,让整个若坎普为我们颤抖为我们致敬!

巴萨的战术体系

一、巴萨的攻防特点

之前发文就足球当中的控制与控球做了一些啰嗦的分析,其实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前些天在球迷论坛看见过一篇关于节奏的妙文,其中对我萨的分析及对策很有意思,文章总结了八字箴言对付巴萨“以慢止慢,以快打快”,具体则是认为巴萨的攻防特点为进攻慢,防守快,防守巴萨时必须比巴萨更慢,而慢的极致是静止,密集防守恰恰就是相对的静态防守,而进攻巴萨时,必须要第一时间躲过巴萨的就地围抢,就是比他更快。这个视角很有特点,观点也基本符合事实,但总觉得没有入木三分,有隔靴搔痒之感。

恰周中看冠军杯,听颜强解说,虽然声音效果恶劣,且对我萨颇有不在此山之中产生的不得其要的远距离美感,但颜强说了一句话,巴萨由攻转守的速度很快,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们往往思维定势,说到攻防转换,总是想到由守转攻,思路也往往局限在此,实际上攻防转换还要包括另外一半内涵,那就是由攻转守。

这样一来,关于我萨的技战术特点,并非前篇所提到的慢攻快守,我觉得更加准确的说法是由守转攻偏慢(相比快速直接的英超风格),由攻转守快。巴萨的比赛有两种典型的节奏,一静一动,进攻时静若处子,防守时动若脱兔。

当然巴萨进攻的慢,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慢,不是处理球慢,不是跑动迟缓,更不是球员没有速度,而是一种慢条斯理,是速度的慢而非速率的慢,你总是不能一下子看清巴萨进攻时的动机。贯穿这种慢条斯理始终的本质是球队永远在追求皮球的高速运转。安静平和的表面下,巴萨的足球一直在通过不断的传递进行运转和思考。看不清这一点,你就理解不了巴萨两种节奏在追求皮球运转速度这一项上的和谐统一。

那么巴萨为什么追求并且坚持这样一种攻防转换节奏?其背后的道理或者说战术思想是什么?或者仅仅是为了好看?先不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实际上足球场上的好看取决于球迷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价值观,而价值观本身没有绝对的好坏,一种战术思想能20年长盛不衰且硕果累累,绝不可能只是因为它能让一部分人觉得好看,就像意大利足球之所以影响深远,决不可能是因为它踢得难看一样的道理。

高控球率是巴萨比赛的一大特点,我在前面分析过巴萨的高控球率只是结果而非目的更非原因。但实际上其时,关于高控球率的本质形成因素,我并未有确切的理解和把握,当时能想到的因素无非是三点,个人技术(控传),进攻投入人数(进攻人数众多),无球跑动,但这三点的关系及权重(战术体系内三因素的结构组成)我没有深入。本篇当中,我要再加上一条重要的形成因素:防守策略。这一条与前面提到的3因素一起支撑着巴萨的整个攻防体系。

先抛出几个引论:

1,无球跑动决定传球方式,个人技术及球队打法决定进攻投入人数,进攻投入人数决定防守策略。

2,无球只能防守,有球可以不进攻,因此有球在战略上总是主动的,更重要的是有球时有更多的选择,而无球时总是被动的别无选择。

3,无球时都可能也应该转为防守球员,有球时则并非如此(极端情况例外)。

4,以少打少更加取决于个人能力,而以多打多更加取决于球队整体。

5,影响控球率的最直接因素是传球次数,其次是个人控球能力。

6,空间争夺决定关于足球的一切技战术,时间争夺是为了争夺空间,控球率决定于空间争夺结果。

7,空间的争夺决定于速度和精度这一对矛盾统一体。

8,速度和精度难以兼得却互为补充,速度能弥补精度的不足争取时间,但未必能争取空间,精度能弥补速度的不足,并确保空间争夺成功,空间争夺结果直接决定于精度。

二、控球率与皮球运转速度

控球率本质上是控球时间的累积,谁拥有球权的时间多,谁就控球率高。球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体的控球盘带,另外一个则是球员之间的相互传球。过去的研究已经表明,即便个人技术最顶级的球员在一场比赛当中的个人控球时间也极其有限,因此形成球权的两种因素,应是传球为主,个体控带为辅。队友之间的相互传球形成球权掌握并在时间维度上累积为传球时间,相比于个体的控球时间累积,传球时间累积显然为主要控球时间。显然的结论是,一支球队球权在握时,皮球的运行总距离除以球的运行平均速度即为传球时间。传球时间加球员个体的控球时间之和即为控球时间,交战双方的控球时间的对比即为控球率。于是有更深入的结论,皮球的运行总距离越大,控球率越高,皮球的运行速率越快,相同控球率下球的运行距离越大。

用公式表现为:皮球在一方传递过程当中的运行时间累积+一方不同球员的个人控球时间累积=一方控球时间;皮球运行速度X皮球运行时间=皮球运行总距离;平均传球距离X传球次数=皮球运行总距离。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克鲁伊夫总在专栏里指出某场巴萨表现不佳的比赛,总有用语“球的运行速度不快”了吗?你明白为什么某场比赛的中场瓜迪奥拉要求球员下半场“加快球的运行速度”了吗?这不是为了追求控球率,恰恰相反,加强皮球运转速度是在现有控球率下,占有更多空间的必然选择。

其实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控球时间下,加快皮球的运转速率,显然会加大皮球的运行总距离,从而占据更多空间,而空间是进攻的生命线。皮球永远是巴萨足球战术体系下跑动最多的“选手”,而不是哈维,阿尔维斯或者其他任何人。

这也是5里的结论:影响控球率的最直接因素是传球次数,其次是个人控球能力。在巴萨25米内中短传为主的体系下,传球次数越多,则皮球的运行总距离越大,事实上,巴萨传球次数超过500次的比赛往往都是轻松取胜。

三、足球场上的核心区域

细心的球迷朋友可能还会发现,克鲁伊夫评球时经常用的词汇还有“纵深,纵深传球,有效传球,无效横传”等。直观上大家都很容易理解教父在描述什么,但本质上如何呢?

实际上不论是控球时间还是控球方式,不论是传球次数还是皮球运行速度,不论是传球时间还是皮球运行距离,都有一个“有效性”的判断。有效性实际上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一个基本的理解是,后场传控总是容易被批评者所不屑,因而被抨击为无效传递。可见空间位置决定着控传的有效性。

那么什么样的空间位置是有效的呢?一般理解是对方半场,现代足球当中可能范围更狭窄些,有些人认可为32米区域之内。这些概念下的有效空间,必然成为所有高水平球队争夺的核心区域,所有的攻防都集中于此,各种风格各种流派无不在此战场上内各展其能勾心斗角。无论是密集防守还是二次进攻,无论是重炮轰门还是中锋头球,无论是中路渗透还是双后腰防守,所有的斗争都以此为舞台铺展开来。

有球方在后场的传控之所以容易刷数据,是因为对方在此区域内的争夺并不激烈,因此有球方容易获得空间,一旦拥有空间,那么控球传球自然轻松自如水到渠成。这就是我的第6条引论:空间争夺决定关于足球的一切技战术,时间争夺是为了争夺空间,控球率决定于空间争夺结果。前方是双方争夺的核心区域,可谓寸土必争,制造空间比较困难。毫无疑问的是,在全场范围内的空间争夺当中,巴萨基本能达到对本方后场的绝对控制,瓜迪奥拉一直在追求巩固后场的空间优势,因此矢志于引入齐格林斯基这样的控传型中卫;但与此并行不悖的是,巴萨一直在前场的空间争夺中不遗余力,这就是瓜迪奥拉苦心引入伊布拉希莫维奇的根本原因,也是巴萨前场就地围抢的战术意图之一。题外话:巴萨(瓜迪奥拉)的战术思想立志于控制全场所有空间,433恰恰是最能布满全场的阵型之一。

四、巴萨的防守策略

前场就地围抢的战术意图之一是为了争夺前场空间,那么其另外的战术意图呢?我想大多数朋友都知道,那就是保护防线。

这就是我要说的引论1:无球跑动决定传球方式,个人技术及球队打法决定进攻投入人数,进攻投入人数决定防守策略。

在丢球的一刹那,进入无球状态,球队立即转入防守,都变身成为防守球员,这就是第三引理:无球时都可能也应该转为防守球员,有球时则并非如此(极端情况例外)。

巴萨从前往后组织防守,从后往前组织进攻,这种方向上的对立,决定了巴萨对球员的攻防要求。

进攻投入人数众多,阵型靠上,这决定了巴萨的防守策略:快防。防守时有两种策略,一是整体阵型后退控制后场核心区域,一是就地围抢,争取二次布防时间。巴萨用前一种方式的原因很明显,因为阵型压上导致后防线身后的空间巨大,后退之后仓促重新布防在时间上不允许(来不及了),只能用快防在时间上有所争取,从而弥补对核心空间控制力的不足。这就是里杰卡尔德的理论:你多跑一点,队友就能少跑一点。你为,为你。这是一种就近防守的分配原则,毫无疑问在空间分配上这是最优的,并且我认为这也有利于整场比赛全队的体能分配,从而在体能分配上也是最优的。

那么巴萨为什么进攻投入人数众多呢?这取决于球员能力以及球队性格与嗜好。球员能力越强,需要投入的人数越少。

一般来说,进攻人数越少,对个人能力的要求越高,防守同样如此。高水平的防反战术,必然要求高质量的进攻选手以支撑战术体系。比如,必须要有长传调度能力出色的传球手,要有速度出色盘带优秀的突击手,还要有跑位直接得分能力一流的射手。以少打少比之以多打多,更加取决于个人能力多于整体配合。拥有几名出色进攻选手的球队,往往能将防反战术演绎的无比华丽,如04年的阿森纳,前场亨利、永贝里、皮雷斯、博格坎普的个人能力完美演绎了摧枯拉朽的技术型击倒。在我眼里,那支阿森纳是防反战术的巅峰,而非切尔西、希丁克或者任何其他球队或教练。

巴萨投入进攻人数众多,甚至连后卫都参与进攻到前场,难道因为巴萨的进攻球员实力不行吗?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其实不然,巴萨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防线都会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哪怕3名球员能搞定进攻,也一样不会让其他球员安分,一度能进5个决不只进3个,能攻5人决不留2人。这就是球队的性格和嗜好。

现实中,巴萨面对的防守兵力往往超出常规,因此进攻投入人多更加合乎情理。

五、巴萨的无球跑动

无球跑动决定传球方式,高水平的无球跑动总是先于传球。巴萨的无球跑动有2个指导原则,一是为了接应队友,二是为了进攻,

在我看来,一甚至重于二。这就是为什么巴萨的无球跑动以持球队友为中心,而迥异于很多战术体系,以对方球门为中心。参考例子就是刚到巴萨的亨利和伊布,他们在适应期的跑位非常不合拍,总是想一下子拿球直奔球门,跑位方式太直接,或者说动机太以球门为导向,太纵深,反而与整体格格不入。

伊布是典型的正面例子,当他明白自己的跑位应以接应队友便于队友出球为第一目的时,他的融入速度近乎神迹。而凯塔是另外一个鲜活的例子。

为什么巴萨不像很多球队那样,以追求纵深面向球门为第一要义?恰恰是因为巴萨的战术思想里最精髓的两个字“整体”。只有接应队友,帮助队友出球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服从并且服务于这个中心,这就是整体,互相依靠互相支撑的。为什么哈维代表了巴萨的风格和精髓,因为哈维出球后的第一选择永远是靠近队友,永远是为了方便队友出球而选择自己的跑位。

那么巴萨有没有纵深?有,当队友具备强大的能力,并且占据良好的出球位置及时机时,就是你选择义无反顾的插向对方禁区之时。参考梅西拿球后伊布和阿尔维斯的坚决前插。在队友需要你时去接应他,当队友不需要你时去冲锋吧!这就是巴萨的无球跑动!!

当然巴萨也有过犹不及之时,太过整体反而压抑了个体的表现,过于注重接应有时候反而耽误了一击致命的时机,这些都很正常。在速度与精度之间,在整体与个体之间,在稳健与冒险之间,总要有一个度的平衡,这种平衡知易行难。巴萨有时候也会把握不好,同样的例子有过去几个赛季的阿森纳。

六、巴萨的精度与速度

精度与速度是同一范畴的另一解读。精度直接追求对空间的掌控,而速度通过控制时间来掌控空间。精度可以消弭速度的不足,而速度同样可以弥补精度的欠缺。

精度和速度又总是难以兼得,有精度没有速度往往陷入苦战,有速度没精度只能浪费队员体力,这体现在进攻时的传球选择往往难以在稳健与犀利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这是一对互相补充又互相矛盾的概念。

巴萨的整体战术,对战术的理性构建决定了巴萨的足球在精度方面近乎执迷的追求,这种对精度的追求决定了巴萨的无球跑动和传球方式。巴萨的足球追求皮球运转的速率(这是一个数字上的概念,没有方向性)甚于速度(这是一个矢量具备方向性)正是一种体现。

有趣的是,对精度的追求不仅仅存在于巴萨的战术思想,同样存在于当世许多著名教练的指教思想当中,比如穆里尼奥,不同的是他对精度的追求着眼于防守,通过严格的位置和阵型要求球队尽量追求防守位置上的精确从而减少防守上的失误。这和巴萨尽量追求进攻中传跑的精确从而减少进攻上的失误不是一个道理么?

继续分析会更有趣,比如巴萨的防守通过速度来争取时间弥补对核心空间控制力的不足,通过追求精度来减少进攻当中的失误。而魔力鸟的球队面对巴萨时往往通过提前封锁空间来弥补核心空间控制力的不足,通过严密的精确占位来减少防守中的失误,通过快速反击通过追求速度来增强进攻当中的杀伤力。

巴萨在实践当中不断推进当代足球的发展,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总结一句话:进攻从后卫开始,防守从前锋做起

巴萨4-0战胜比利亚雷亚尔的比赛里,法蒂的表现如何?

曼联这中场配置基本没戏,切尔西的肌肉特种部队一直就是巴萨的克星,国米嘛现在主教练是贝尼特斯,他的进攻调教使得国米陷入了个人单干的呆滞状态,别说是攘外先瞅瞅怎么安内吧!

巴萨近几年其实进步迟缓,只是其它球队不同程度上被削减才反衬出了巴萨的强而已,回顾巴萨这几年的转会运作,大大拖累了球队的成长和财政状况,未来几年低调的罗塞尔已经发出了紧缩银根的信号和授意,想要通过外部转会市场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极低,拉马西亚内部也找不到那么一个解决方案的存在!试问想破解巴萨的控制型打法,那必须找到他的本质,说开来,控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的完成者其实只有小白和梅西两人,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巴萨其实进步迟缓的根源所在,想当初小罗、埃托奥都是可以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战斗的终结者,但现在完成最后致命一击的执行者人数锐减,巴萨只是靠着透支拉马西亚流水线4号位的人员输出不断加强风格而已,进攻发起者确实越来越多,组织传球控制的中场优势确实是越来越难以防范,但需要最后带来杀伤突破对禁区产生冲击摧毁的关键一环却越来越弱,小白多伤病,梅西一干孤枪也不可能既解决突破又带来策应组织,还要兼顾破门得分,巴萨现在所能围绕的绝对强点其实只有梅西一个,梅西不得不“被核心”同时兼顾场上进攻的串联者和终结者的双重角色,那问题就很简单了,无谓的有球控制放开了给巴萨施展,一不给中路渗透的机会,二不给梅西突破的任何机会,这两点又不约而同地最后都落在了小精灵梅西的头上,因为只有他的盘带和突破能力能扯动防守队员失位补防找到战术突破口,方法无外乎两种,直接的就是一人半场人盯人,周围保证一定范围内的包围圈随时准备截断摆脱后的再一次出球,如果短距离被巴萨就地反抢,不要慌乱,找到场上哈维和小白的位置,然后等待球传导到他们脚下,巴萨习惯性的会找大脑核心的两人重新拉开边路空间再中路组织,如果此时猛扑脚下球,那巴萨就可能直捣黄龙了;间接的那就是保持一定距离,阅读巴萨的场上站位,一旦形成一个三角形,那就是一轮短传渗透的开始信号,马上找到除梅西以外的另两人紧逼盯死他们,不让梅西出球,梅西此时会适时地往边路靠寻求突破再组织或者回撤保证不丢球,梅西个人的攻击习惯内切和踢墙配合占多数,只要让他远离禁区前沿危险地带,边路或者中场的梅西是不具备威胁的,把梅西驱逐出他的领域这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巴萨去年曾经迎来过战术改造的契机,伊布的加盟就是一种尝试,但最后瓜帅发现和伊布没感觉了,战术升级失败,瓜帅用不来高中锋,想当然的把伊布改造为触球即分的策应型中锋,除了完成致命一击,不善于跑位的伊布基本拿不到任何球,在意甲伊布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巨星,咋到了巴萨就沦落为看客射手了,巴萨的体系不容个体球星的肆意表演和发挥,伊布黯然离开回意甲继续征程,巴萨用钱买了一回热闹和一口气,过眼云烟啊,现在开始尝到恶果了,巴萨的进攻还是很平面化的,如果有一个穆帅口中的高中锋,而且是一个策应型高中锋,那进攻纬度就从速度 长度 宽度的三维向更高境界的四维靠拢了,有一个中路的高度作保障,那巴萨的两翼就不再是幌子,对死摆铁桶阵的球队也找到了最简单有效直接的解决办法,市场上现在兜售的阿德巴约是个可以一试的人选,就看巴萨是否愿意继续去尝试完成自我超越还是继续这样风格累加等待其他球队的超越!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巴萨2:8拜仁这一历史性耻辱,这场比赛几乎被完爆,谁的锅?

北京时间9月28日03:00,西甲联赛第3轮的比赛进行了一场强强对决,对阵的双方为巴萨跟比利亚雷亚尔。虽然在纸面实力上看,比利亚雷亚尔不及巴萨,但是结合比利亚雷亚尔队在近些年中的表现,他们的实力一直都很强劲,在西甲中扮演着搅局角色,因此对于巴萨来说,这一对手并不好对付。

好在巴萨没有轻敌,在全力以赴后,巴萨拿到了一场4-0的大胜,顺利地赢得了在新赛季中的首胜。这场球,巴萨不仅击败了对手,同时,巴萨还挖出了未来天王,这名球员便是17岁的小将法蒂。因为在这场交锋中,法蒂的风头直接盖过了梅西,他在场上的发挥值得肯定。

本场球,在第15分钟时,法蒂就立功了,这次他接到了队友阿尔巴的倒三角传球,随后法蒂选择跟进,他在禁区内不停球的情况下,依然打进了球门的死角,这令对手门将根本难以阻挡,只能目送球进。

第19分钟,巴萨又打出了一次精彩配合,他们在发动反击后,由库蒂尼奥策动攻势,最后送出了一脚直塞球,找到了法蒂,后者在顺势停球后,再次打向球门的近角,又攻破了比利亚雷亚尔队的球门。

第35分钟,法蒂再次在禁区内制造威胁,他用细腻的脚下技术连续的完成摆脱,这让比利亚雷亚尔球员只能取犯规来阻止他。最终,法蒂为巴萨赢得了一粒点球,梅西主罚命中后,巴萨将领先优势给扩大到了3-0。显然,凭借着法蒂在20分钟内独造三球的表现,巴萨早早地就锁定了胜局。

并且除了率队制造这三球以外,法蒂在这场较量中还有诸多的闪光时刻。因为在法蒂70分钟的出场时间里,他共有3次过人,还有2次制造进球机会的传球,个人传球成功率达到了82%,在赛后,就此力压梅西当选为了全场最佳球员。

现在,随着这场4-0的比赛战罢,巴萨已经锁定了球队的未来15年领袖,这名球员自然是法蒂!当法蒂有此番发挥后,令巴萨的掌门人巴托梅乌备受鼓舞。因为有了年轻有为的法蒂,即使梅西离开巴萨也无妨。的确,在法蒂崛起后,他令梅西可以安心离队了。

不是巴萨踢得太臭,实在是拜仁踢球太猛,这个拜仁主教练弗里克实在猛人一个,仅仅半年之前拜仁和如今的巴萨一样,老化严重,青黄不接,阵容虚弱,没想到这个弗里克一上台,拜仁简直脱胎换骨,犹如当年的罗纳尔多一样,简称来自外星球,根本不是地球的人类球队。这场比赛巴萨根本跟不上拜仁的节奏,两个队踢球方式就是两个档次的球队,巴萨踢球节奏拖拉,慢的像我姥姥姥爷,拜仁的节奏太快了,狂风暴雨一样,秋风扫落叶,抢球贼狠,巴萨都被抢的爹妈不认识了,全场茫然,你还怎么赢球?归根结底,总结很简单,拜仁已经找回了最适合自己的足球哲学,而巴萨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传统优势,都是同一个东西,那就是猛烈的高位压迫节奏。当年瓜迪奥拉的梦三横扫全球最大的优势除了哈白布梅的娴熟的三角传球和控球,更要命的是前场猛烈的高位压迫,让对手喘不过气来,始终牢牢控制球权,对手拿不到球。而巴萨失去这种场上悬殊优势,也是从梅西当年场上散步开始的,某种你看不见的东西开始碎裂了,简单一句话,高位压迫的精神在慢慢消失,所以瓜迪奥拉离开了,他已经控制不了梅西,梅西的牌子过大了,已经开始毁灭瓜迪奥拉战术最核心的东西,所以瓜迪奥拉只能离开。当然,梅西散步带来的并不全是坏东西,梅西开始散步,把体力精力更好的用在了刀刃上,所以梅西的进攻数据大幅度提升,弥补了巴萨防守方面的损失。说白了,瓜迪奥拉之后的巴萨就是比拼梅西的进攻和高位压迫损失,哪个更大?比如,恩里克的那只巴萨,并不像巴萨梦三那样高调跑到对方半场比赛,也并不猛烈的进行高位压迫,但是NMS锋线组合的进攻太猛烈了,太高效了,完全弥补了场面的控制力劣势,所以场面控制力巨大优势下降了,但是凭借MSN的高效,巴萨依然在赢球,这就给了巴萨一个错觉,那就是不需要高位压迫,不需要中场控制力,巴萨还能赢球。所以时间越长,巴萨的高位压迫越来越看不到影子了,中场控制力在不断下滑,我们经常所说的那种球队整体优势的东西没有了,球队踢球会更加依赖个人的发挥,这也是这几年巴萨屡屡被人翻盘的主要原因,关键时刻他们控制不了场上主动权和局势了,发展到今天凌晨这种局面,那就是当梅西苏牙老了,全方面的落后,没法再用前锋的高效弥补控制力的落失。相反,拜仁的起死回生,全部依赖于弗里克教练最近半年多时间的拨乱反正。去年,罗贝里组合的退役,标志着拜仁最近十年的战术打法的基础崩塌了 这么多年拜仁一直在寻找罗贝里组合的接班人,但是全部失败了,人们一度看不到拜仁的希望,拜仁实力似乎在剧烈下滑,但是今年弗里克来了,人们忽然发现拜仁反而比罗贝里时期更强大了,大家都在惊讶弗里克怎么做到的?我个人认为主要两个变化起到了作用:第一,整体战术上拨乱反正,消除了瓜迪奥拉控球战术的影响,不是说控球战术不好,而是控球战术不符合德国人的特点,德国人还是更适合猛烈的直接攻击,不适合磨磨唧唧的来回倒脚,那套踢法适合拉丁派的西班牙人,德国人身高体壮,奔跑能力强,还是海陆空结合的立体战和闪电战快攻打法更加符合德国人的天性,所以弗里克执教特点,就是高强度高位压迫战术抢球权,让你手忙脚乱不断失误,然后就绝不拖泥带水,拿球就是直接抢攻不给你喘息机会,直接让你崩溃,完全发挥了德国人的身体优势。弗里克的拜仁也控球,但是控球只是一种休息的手段,穆里尼奥说的那种带球休息,当我累了,就把节奏慢下来休息一下,但是球必须在我脚下,这样才能安全,这个和瓜迪奥拉的极致控球战术的目的完全不一样,这是弗里克成功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消除了瓜迪奥拉的倒脚影响,回归了海因克斯和克洛普领衔的最适合德国足球的打法,那就是高位压迫加快速反击。第二,那就是莱万的核心地位的确认,前几年一直认为莱万缺乏硬汉气质,关键比赛容易掉链子,看了今年的比赛,才知道自己错的很厉害,原来不是莱万不厉害,而是罗贝里的存在这几年严重的掩盖了莱万的能力。莱万需要绝对的球权,但是前几年拜仁两翼齐飞的战术伤害了莱万,由于拜仁的战术都是围绕罗本和里贝里进行,罗本和里贝里占据了拜仁绝大部分的球权,队友拿到球都喜欢传球给罗本里贝里,所以莱万的光芒完全被罗贝里遮住了。罗本和里贝里都喜欢自己拿球内切射门,莱万几乎没有什么开火权,他怎么发挥自己的实力?今年,罗贝里不在了,弗里克上台以后,直接废除了两翼齐飞战术,莱万和穆勒的中路组合成为战术核心,两个边路的战术要求都是给这个哼哈组合创造射门机会,而不是自己内切得分,这就完全发挥出了莱万和穆勒的优势,这就是莱万今年这么出色的主要原因了。拜仁和德国足球优势还是硬度,不论改打高位压迫和快速反击打法,还是发挥莱万和穆勒的身体优势,弗里克和德国人终于还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打法,虽然中间都走了一段弯路。

梅吹:除了煤球玉,队友主教练助理教练队医主裁边裁球迷草皮空气场地温度湿度包括但不限于本泽马都难辞其咎

巴萨2:8拜仁这场比赛,确实是巴萨俱乐部 历史 上的耻辱,堪比当年被利物浦反杀,巴萨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俱乐部决策层有很大的责任。

其实巴萨的衰落这几年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是由于这几年依然夺得了西甲冠军,掩盖了很多东西。但是从的战绩上来看,巴萨的竞争力已经有点不足,由于那个无所不在的梅西还在,给人的象是巴萨还是世界一流球队,但是一碰到强力的竞争对手就有点露馅了。

我觉得巴萨近几年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球队老化严重。这几年巴萨也买了很多的球员,钱花出去不少,可是效果不佳。球队的主力还是那几个老将,巴萨球员的平均年龄已经上了30。要知道巴萨这几年买的都是世界一流,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到巴萨就踢不出来,我想是他们不适应巴萨独特的踢球方法有关。

2,盲目的对外购员很少给自己的青训球员机会。我们知道前几年的巴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的球员大部分都是来自自己的拉马西亚青训营。拉玛西亚青训营出来的球员特别适合巴萨独特的控球打法,可惜这几年巴萨给自己青训营的球员机会太少了,而花巨款购买的外来球员的又不适应,从而恶性循环,导致现在巴萨的主力球员,平均年龄超过了30多岁。

3,队中的超级巨星梅西因为年龄增大,身体素质下降,虽然依然是队中表现最好的,但表现出来的统治力和几年前相比下降严重。如果此时梅西的队友给力的话,梅西将是球队的定海神针。但是如果每一场比赛都需要梅西靠一己之力去力挽狂澜,那么30多岁的梅西肯定是力不从心的,而且会越踢越累。

综上所述,现在的巴萨已经不具备夺取的实力,如果需要重新振兴的话需要进行大换血,并且努力内部挖潜,多给自己拉马西亚青训营出来的小球员机会。并且努力留住梅西,因为梅西是一面旗帜,只要梅西在巴萨还有机会。

梅吹呢?

主要是梅西梅球王没有上场,7喜不好喝,这次尝尝8宝粥

的锅谁背?我看第一责任人,巴萨上层,第二责任人主帅,第三责任人三十以上球员。

巴萨上层放跑内马尔,本身就是天大错误,内马尔是唯一在梅西状态下降时可以顶替的备胎,放跑了,梅西明显表示落寞绝望。毕竟他对内马尔的态度犹如小罗对他的态度。

引进库鸟和格子,原本可以极大帮助到梅西和苏亚雷斯,但却不改变球队的一贯传统,估摸着库鸟和格子是真不适合这么慢吞吞的传控战术,我感觉如果引进这两人,并做战术改变,真会让人眼前一亮。

内马出走后,在本次西甲上两员小将冉冉升起,法蒂和那个谁中场的我真忘记名字,敢抢敢拼,竭尽全力。他们是巴萨的未来之星。却经常被替补,这对他们何其不公平。

的锅,全压在梅西和苏亚雷斯身上是不公平的,但他们不得不背,把锅背在格子身上,实在欠妥。主教无能一年几换是大问题,巴萨高层至少要背百分之六十的锅,主教至少背三十,剩下的锅整个球队背。

作为伪球迷的我的建议,巴萨球队应一分为二,以梅西和苏亚雷斯皮克搭档训练出一种传控战术,以格子和库鸟加法蒂组成新的三叉戟,训练出高速拼抢战术。对,还有哪位小将可以顶替皮克多加锻炼。

两种战术交替出现在场上,让对手防不胜防,同时还能挖掘人才,锻炼人才,不想现在的巴萨死水一潭,取胜靠运气就惨了

巴托梅乌

作为巴萨球迷,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巴萨输球的原因:

一:巴萨上场比赛的人太多,上梅西一个人就够了,梅西是天神下凡,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其他人不但不给梅西传球,反而是梅西的累赘,迷失方向。

二,因为普拉蒂尼的下台,导致没有合适的合适裁判执法,不给巴萨判点球,给对方不给红牌,你让巴萨怎么赢?

三:拜仁太菜,因为只有c罗会虐菜,梅西不会在德甲冠军身上身上浪费时间!

四:不管巴萨是不是冠军,金球奖还是会给梅西,所以梅西只是意思意思一下。

五:由于梅西是球队队长,又是球队主教练,又是巴萨,又是巴萨赞助商董事长,日理万机,梅西太累了。

好了不开玩笑的说点实际的:

巴萨这阵容非要被踢散了不可,或者说是已经被踢散了。等着巴萨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希望塑造梦二梦三队的辉煌,就一定要推倒重建了。

看了整场,拜仁打疯了,巴萨是真踢不过,全面下风,整体性太差,是该更新换代了,除了心疼梅西,其他人都可以换了。

而赛后皮克比布斯克茨有担当,布斯克茨从功勋球员变成一个混子。

巴萨核心球员中的梅西、苏亚雷斯、皮克、布斯克茨这四位大佬,只有布斯克茨对球队的贡献度越来越接近于0。球员换血、应该第一个从他开始。

平均年龄29岁多的巴萨,从内马尔离开后,看看巴萨管理层的一系列无脑操作,大写的服。

下半场已经是希望拜仁多进几个,这非常好,巴萨教练可以走了,管理层可以散了,巴萨终于可以重建了。

差距是大,可是教练以及队员没意识到,还有平时习惯的打法和思想,很难一下调整。

如果赛前感觉到可能会有这个结果,差距太大的话,根本不会这么踢,没有针对性,而且阵容,战术也不会这么安排。

真是大人打小孩,巴萨面对拜仁的逼抢完全没有招架之力,说实话拜仁如果真往死里打,不收手,拜仁这场比赛可能得两位数进球。

皮克说的挺对的,确实得更新换代了,拜仁那些小将冲击力太强了,比达尔,布斯克茨完全都跟不上他们的节奏,然后后卫线顾东顾不了西,盯住一个,还有另一个。

8:2,“世界足球第一豪门"就这么被拜仁给无情“血洗”,毫无还手之力。

这样一场比赛,别说巴萨,估计对于拜仁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自己居然这么强?不可思议巴萨居然这么弱?不可思议居然进了8个球?

我在想,如果后面不是收着点打,就那个局面,拜仁踢出个10:2可能也不是什么难事。这场比赛的“耻辱”,丝毫不逊色于2014年世界杯德国队7:1‘血洗五星巴西’,而那一天,被巴西人称为“巴西国耻”。那昨天,可能也是巴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耻辱记忆。

球队输球,总得找点原因,总得有人背锅?那我觉得,应该为此次 历史 性耻辱背锅的, 只能是巴萨球队管理层。

从内马尔转投巴黎后,巴萨管理层的迷之转会操作一次又一次的“让人眼睛难受”,球队球员年纪越转越大,青训培养完全断档,巴萨的重建让人看不到希望。

其次如果从这场比赛里非要找一个背锅的球员,那我认为布斯克茨“难辞其咎”,32岁的年纪让布斯克茨早就难复当年之勇。在与穆勒的对位中,几乎毫无防守能力,更是出现两次严重失误,而这两次失误直接让比赛从1:2来到了令人绝望的1:4。

老迈的巴萨很明显难以抵挡年轻球员的一次又一次冲击,老迈的巴萨防线球员更是无法追赶那些奔跑的脚步, 就如皮克赛后所言:我们应该为了球队重建而离开了。

不要惊讶,看了前面小半场后就感觉必定大,我就在想,巴萨这样踢法看不出来有一点强队的影子。谁背锅?我来数数。第一巴托梅乌等领导层,这些厮感觉就是隔壁马德里的卧底,上任以来,骚操作不断,钱没少花,成绩没法看。

第二教练组,我看不出排兵布阵的想法,中后场一直丢球,一点都不想着改变

第三,场上除施特根以外中后场球员,没办法输球必须跟球员有关系,必须背锅

第四,梅西(这个会被喷)但我说的是实话,首先跑动不是很积极,还有就是有这样一个球王级球员存在,绝对会倾斜。但是足球是看团队组合,一个人牛掰没有大用处的,除非状态炸裂。倾斜状况下必然会有反面影响,都给你梅西了,别的方面自然就少,以至于综合实力大幅度拉低。

个人认为巴萨可以把梅西卖了腾出重建,以现在的实力打弱队可以,但是像拜仁的强队怎么办?只有卖梅西,腾出来的才能支持重建,该处理的处理,刮骨疗伤。现在队里几乎都是老将,比速度不行了,这次就是被拜仁速度打垮的。不彻底重建,永远没戏的,小打小补没什么效果,也弥补不了与拜仁的差距的。(当我感觉大的时候,我就想越悬殊越好,那样管理层辞职,巴萨就有救了,只是可怜我等巴萨球迷了,但是爱之深,责之切啊,巴萨!期待你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