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心体育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文化

文章内容

奥运会10个小知识_奥运会冷知识

tamoadmin 2024-09-08
1.汽车冷知识:赛车为什么没进奥运会?2.奥运冷知识|游泳运动员入场前为什么要穿羽绒服?不热吗?3.这些关于排球的冷知识,你都知道么? 作者:Quasimo

1.汽车冷知识:赛车为什么没进奥运会?

2.奥运冷知识|游泳运动员入场前为什么要穿羽绒服?不热吗?

3.这些关于排球的冷知识,你都知道么?

奥运会10个小知识_奥运会冷知识

作者:Quasimodo

8月8日,历时16日的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最终以 38 金 32 银 18 铜 圆满收官。

排行榜上,是每位运动员的荣耀,他们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其中,32岁奥运的“四届老将巩立姣夺得的女子铅球冠军,意义非凡。

她以 20.58m的个人最佳成绩,为中国夺得首枚田赛奥运金牌。

要知道,上一个在铅球项目夺金的中国选手,还是1991年东京世锦赛的黄志红。

面对镜头,在领奖台上身披国旗、她终于可以大喊出“I'm Chinese”。

而比赛中,进圈、滑步、落地,也就10秒时间。

而这10秒钟,她努力了整整21年,包含着每天投球200次,举铁800公斤的汗与泪。

面对如此有毅力的奥运冠军,我们给予了她什么了?

是一次充满傲慢和偏见的访。

对方一时错愕,辩解自己内心还是比较小女孩的。

“你之前为了铅球变成女汉子,接下来对女孩子的人生有什么?因为你可以做自己了……”

不仅如此,还直接呈现出《非诚勿扰》的节目现场:

你现在有男朋友吗?

想找个怎样的男朋友?

我觉得他掰腕子可能不如你……

这和之前问UFC世界冠军张伟丽 “做你男朋友会不会被打” 一样没有水准。

句句话都暗含着刻板印象和外貌羞辱。

可以做自己了?

难道,巩立姣21年在训练场挥洒汗与泪,靠实力赢得奥运冠军,不是在做自己吗?

力量型的女性运动员,难道就没有“女孩样”?

就像自媒体@麦子熟了所说那样: “她漫长的等待和追逐,在狭隘的审美调侃和男权 社会 的评价体系面前,好像变成了一个‘悲剧’。”

其实,不仅是巩立姣,首获冠军的杨倩,也常常被问到择偶标准。

甚至母校清华大学,都变成在线征婚的尴尬现场。

拿了冠军又怎么样,仍旧有人拿女德班的那一套说教困住她们。

不得不说,女孩一生中,都被两个最大的谎言笼罩着。

谎言一:

结婚生子,才是最终出路

女生一旦到了适合结婚的年纪,就会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充斥耳边:

女人的成就与结婚生子挂钩,如果只有事业没有婚姻,仿佛就是异类,她的人生都充满不幸。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伊能静在公开场合,为了炫耀自己的幸福婚姻,将早已仙逝的前辈梅艳芳拿出来“拉踩一番”。

伊**大胆发言: “她一辈子都在寻找爱,连最后瘦成那样,在台上都要穿着白纱”。

然而她错了。

在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梅艳芳身着婚纱,独自走上舞台。

那一刻,她是骄傲幸福的。

在数万歌迷的见证下,她是笑着掀起头纱,把自己嫁给了舞台,成为了自己的新娘。

再则,婚姻就一定保障到快乐和幸福吗?

《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被家长催婚,于是匆匆与陈屿走进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又被家长催促着生孩子。

为了备孕放弃了升职,结果孩子没保住,另一半却没有过多关心。

在他心目中,家中的鱼比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更重要。

没有争吵,也没有出轨,她只是从来没有感受到婚姻所带来的安全感和快乐。

于是她放弃了与陈屿的婚姻,开始追求事业,也开启了自己的儿时的梦想:绘画、写作。

在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感情观成熟,她才真正看清楚自己的需求。

说真的,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嫁得多好,而是自己有一份底气,可以不畏拥有,也不畏失去。

郝蕾曾在访中提过,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诚以为然。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婚姻只是个形式,具备了法律效力。

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中,需要的是两个人的共同成长和互相扶持,还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和尊重。

但只有一方努力在维持,那么幸福和快乐,就像是泡泡一戳就破。

有个网友的话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的是明明是两个人的生活,却过着一个人的日子。

一个女人的成就和快乐,终究是自己给自己的。

谎言二:

只有你又瘦又白,才算是美女

从A4腰、锁骨放硬币、优衣库穿童装,再到如今的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奇葩审美挑战流行……

针对女性的身材标准,总是层出不穷,但落入俗套: 白瘦幼,才会得到别人追捧和喜爱。

但就像网友所言,这届奥运会地修正了我们的审美。

李雯雯在一声胜利的嘶吼中做出比心的动作,她代表着力量的美;

巩立姣,忍受长年累月训练留下的旧伤掷出优美的弧线,她代表着坚毅的美;

张雨霏,倒三角的身材,宽阔的肩膀,在水里仿若飞鱼,她代表着敏捷的美;

……

这些运动女孩,不白也不瘦,更没有精致的妆容。

但我们仍旧觉得很美。

因为在她们不施加粉黛的素颜上,我们看到了野性的魅力,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

这足够,我们欣赏她们的美,肯定她们的付出。

同时,在大银幕上,我还看到越来越多女演员重新定义美丽。

就像辣目洋子,小眼睛,大盘脸,微胖,她从脸到身材都有很多“不完美”之处,但她眼神充满自信,即便遇到嘲笑,也不过置若罔闻。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绝不向他们以为的美低头。

有人说,她的长相当不了演员,可她却用演技赢得赞誉,更被尔冬升毫不吝啬地夸赞:“你会拿影后的”。

在近期的大热剧《玉楼春》里,也有重要戏份,饰演一位大大咧咧的武将之女,深受网友喜爱。

与此与时,还有喜剧人金靖。

她敢在镜头前自嘲,暴露自己不同于“标准女明星”的115斤体重。

也愿意在美女众多的选秀舞台上,大大方方表演女团舞的“甜辣妹”。

她在《我在他乡挺好的》饰演的胡晶晶,更是将成年人的不容易诠释得淋漓尽致。

观众评价: “她大概是 圈最后一个能演活社畜的女明星了。”

她们不用刻意扮丑装傻,用自己的实力就将自己捧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她们的美,在于自信和幽默。

说真的,只有白瘦幼的世界,显得太单调了,未来需要更多不一样的美。

或许,会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

但我反对的从来都是媒体叙事,针对的是舆论环境。

毕竟就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将女性的努力和付出在许多重大,一笔勾销。

作品《最美逆行者》里,才会出现如此荒谬的剧情:

组织抗疫团队上前线,领导发话: “报名的都是男同志,是不是女同志也出一个呀?”

而台下的女司机们推三阻四,心系家庭,唯一女性站出来,理由是:

“我离婚了”。

而后续奉献后,得到的犒赏居然是婚姻的重修。

另一边在医院治病救人,患病的华院长在急缺人手的前提下,对女医生说:

“你一个女同志,在旁边配合就好。”

正因如此,才会有这些刺耳的偏见——

“女性别上前线,自己照顾不好,还给组织添麻烦。”

“怎么像个男人一样。”

但实际情况呢?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去往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中,女医生超过50%的比例,护士更是超过了90%。

为了更方便的工作,女性医院人员在上前线前还狠心剪去她们的秀发。

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并不只是依靠男人,就在工地现场上,男女工人的比例是达到1比1的。

这些女工被尊称为“火神山的铁娘子们”。

还有一个奥运冷知识想要分享下:

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431名参赛运动员里,就有298名女性,占了69%。

而这群为国争光的优秀女运动员,更是接二连三地斩获了冠军的头衔。

不要低估女性的力量,不要单一的审美,更不要将女性囿于母亲或妻子的身份。

面对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女孩子,更应该问问,她们的梦想。

这再一次让我想起张桂梅女校的誓言——

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女孩都能大胆地说:我生而为女,我很自豪!

更希望,这次奥运会之后,女性的力量和美,不再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END—

汽车冷知识:赛车为什么没进奥运会?

速度滑冰这个项目中的冰鞋比较像拖鞋。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脚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借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滑行。

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国家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速度滑冰从英格兰和荷兰迅速传入其他国家,滑冰俱乐部也由此纷纷建立。19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建立全国性滑冰组织的要求开始产生。1879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滑冰领导机构—英国滑冰协会创立。1893年1月,在国际滑联的领导下,第一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奥运冷知识|游泳运动员入场前为什么要穿羽绒服?不热吗?

赛车能否进入奥运会的殿堂?

赛车运动由于需要依靠工具助力、成本与门槛较高、废气噪音污染等问题,始终无法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殿堂。但是在历史上,赛车运动与奥林匹克却早已有一段姻缘,早在1900年第二届巴黎奥运会上就出现了赛车的身影。

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举办了16场汽车和摩托车比赛。这些比赛一共被分为两组。第一组比赛有汽车、单排座小汽车、摩托车三个组别的车辆参加。比赛要求参赛者从巴黎出发直达另一个城市图卢兹然后再折返巴黎,类似于现在的拉力赛。比赛在公路上举行,有不同的赛段,成绩以每位车手各自的用时为准,而不是车手间直接进行较量,在这三种类型的比赛中,得分最高者可以领到奖金。第二组由稳定性比赛构成,在六个不同的车子类别中,各自进行较量,并由评判授予金牌、银牌、铜牌。

非巴黎奥运之竞赛画面,仅以此图示意古典赛车

在第一组摩托车比赛里,在28辆参赛的摩托车中,只有9辆到达了图卢兹,还有一辆赛车在最后一个赛段弃权了。冠亚季军在各个赛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58.56公里/小时、57.12公里/小时、51.60公里/小时。至于第二组比赛,车手必须在巴黎围绕多梅尼尔湖的赛道上完成70圈:早上30圈,下午40圈。每天总计160公里赛程。有13辆摩托车报名参赛。

但是当时巴黎把赛车列入奥运会赛项,这个作法极具争议。由于第一组拉力比赛中获胜者都具有专业背景,因此往后的奥运会就把这个项目排除在奥林匹克之外。而其他赛事中虽然授予的是奖牌,但是由于这些比赛的报名参赛者均来自于制造商公司,因此有观点认为:这些比赛还是只针对职业运动员;而如果不纳非机动车赛事的标准,第二组的稳定性比赛则能够被认为是接近奥林匹克比赛项目,但是这些赛事比起其他体育比赛更像是展览,因此当时观点就认为这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奥林匹克项目。

1900年巴黎奥运之文宣

赛车运动竞技性强,观赏性高,却至今未能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是赛车运动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与奥运精神背道而驰。

奥林匹克旨在让运动员展现他们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而赛车运动尤其是F1和MotoGP均对车手的体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14年研究人员曾安排前F1世界冠军Jenson Button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铁人三项金牌得主互相较量,结果竟然不分伯仲。当时Jenson Button已经34岁,而铁人三项奥运冠军比他年轻了整整十岁。可见赛车手的体能素质是无庸置疑的,他们同样需要艰苦的体能训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这完全符合奥林匹克体育精神。

前F1世界冠军Jenson Button

赛车运动考验的绝不仅是单纯的驾驶骑乘技术。赛车高速行进过程中的G力要求赛车手拥有强壮的手臂肌肉,而一些长达数小时的赛车耐力项目需要车手良好的耐力。如果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敏捷的大脑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就奥林匹克赛事旨在考验参与者体能和心理素质这点来说,赛车运动也应当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这些关于排球的冷知识,你都知道么?

2020东京奥运会刚刚闭幕,中国军团以平伦敦奥运会纪录的38枚金牌收官,这个成绩也和伦敦一样,为中国代表团境外奥运会夺金数目最多的一届。其中中国游泳队一共收获3金2银1铜的成绩不仅在金牌数上远超里约,还创造了队史第三的好成绩。

不过在观看游泳比赛时很多观众都很疑惑, 夏季奥运会都在夏天举行,而我们可以看见好多游泳运动员进场时穿的羽绒服,不禁要问了,他们不热吗?

通常竞技游泳池的水温在26度上下,而室温在22度左右,运动员会感到凉意,容易肌肉紧绷,对运动员比赛不不利,所以出场会做保温准备。

所以,游泳比赛前穿羽绒服,主要是为了保持热量不散发太快,以利于肌肉与神经兴奋度的保证。 游泳馆的湿度很大,游泳队员真正在比赛的时候穿着都是非常少的,如果不穿很厚的衣服入场,体温在湿度大、穿着少的两个前提下会散发非常的快,如果体温过快降低,肌肉及神经兴奋度快速趋缓,这对比赛来说是非常非常不利的。用我们比赛前的俗语来说要热热身才好,热热身就是让体温略提升,同时通过少量运动提高神经与肌肉的兴奋度!

羽绒服能帮助保持身体的热量,体温上升使肌肉达到放松状态。僵硬的肌肉可是大敌,阻碍运动员发挥,拖慢游泳速度。想要滑行更流畅,动作灵活,肌肉必须放松,所以运动员可能是全场穿着最厚的人。

1.我国在20世纪初期便有了排球运动

20世纪的初期,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很多西方的竞技运动逐渐在我国开展起来。根据 历史 资料的记载,在1905年的时候,我国的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便出现了排球这项运动。而那会儿排球在国内还不叫排球,而是叫队球,也叫华利波。

2.排球可以用脚踢

在1992年之前的排球比赛,是不允许用脚触球的,只能用腰部及腰部以上的部位触球。后来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代表大会上,做出了规则修改,将球员的有效接球部位扩展到了膝关节以上。再后来在1995年的国际排联代表大会上,又对规则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有效接球区域,则变成了身体的任何部位。自此,排球比赛就被允许用脚来踢球了。顺便说一下,排球比赛身体的任何部位接球可以,但是持球就不行的了。

3.排球运动在我国最开始并不是6人制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排球比赛,上场的人数为6人。在这6人中,包含了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以及自由人。然而在排球刚传入亚洲的时候,由于亚洲的人多,又不像欧美国家那样有足够大的的 体育 馆。因此,为了能让更多人参与到这项运动,当时的排球大都选择了在室外进行。而在人数上,也变成了16人制。后来经过多次的改革,由16人制变成了12人制和9人制。最后,为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我国从1951年开始,正式使用6人制。

4.排球比赛一开始并不是25分制

在1998年之前的排球比赛,用的是15分制。而且在前4局,有分数的上限,那就是17分。当两队的,打成16:16平的时候,任何一支球队,只需要再得1分,便可获得该局的胜利。而在决胜局,如果出现14:14平的情况,这时候任何一支球队要想获胜,就必须要领先对手2分。而且,这个过程则没有分数的上限。后来在1998年的10月28日,国际排联做出了规则修改。将决胜局之前的每一局分制,改为了25分制,决胜局则是15分制。当在决胜局之前的某一局中,出现了24:24平的时候,一只球队需要领先另一只球队2分,才能获得该局的胜利。而且,这个过程没有分数上限。如果在决胜局中,出现了14:14平的情况,一只球队也需要领先另一支球队2分,才能获得该局,也就是整场比赛的最终胜利。在这个过程,同样是没有分数上限。

5.女排运动员扣杀的真实力量有多大

在排球比赛中,要说最为精彩的时刻,那便是球员大力扣杀得分。在中国女排的发展史上,也有着许多出色的重炮手们。在这些重炮手中,要说扣杀力量最大的,那便是王一梅了。王一梅的扣杀,威力大到在比赛中可以砸晕对手。而王一梅的扣杀力量,据统计达到了150公斤,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